摘要:2011年成人高考《生態(tài)學基礎(專升本)》模擬預測試卷3:本套試卷總分:150分;共有5大題;測試時間:150分鐘
2011年成人高考《生態(tài)學基礎(專升本)》模擬預測試卷3:本套試卷總分:150分;共有5大題;測試時間:150分鐘
一、單選題
一、選擇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2.
第 1 題 下列生物之間不屬于互利共生關系的是( ?。?/p>
A.蜜蜂與其采訪的植物
B.人與飼養(yǎng)的家畜
C.附生植物與被附生植物
D.豆科植物與固氮菌
4.
第 2 題 油菜的抗病品種和感病品種屬于( ?。?/p>
A.氣候生態(tài)型
B.生物生態(tài)型
C.土壤生態(tài)型
D.不屬于生態(tài)型
6.
第 3 題 關于生物群落的描述,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p>
A.生物群落有時也可狹義地指某一分類單元物種數目的總和
B.生物群落為生態(tài)系統中生物成分的總和
C.每個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組成和營養(yǎng)結構
D.生物群落是任意物種的隨意組合,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各個物種是通過長期歷史發(fā)展和自然選擇而保存下來的
8.
第 4 題 鳥類繁殖季節(jié)在春季,促使雌鳥排卵的主要因素是( ?。?/p>
A.溫度上升
B.食物質量提高
C.光照強度增強
D.日照時間加長
10.
第 5 題 旅鼠啃食植物,其數量增長。植物遭破壞后,會引起旅鼠外遷或因饑餓而死亡及遭到捕食。旅鼠的減少,使植物量增多,這為存活的旅鼠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旅鼠的數量又逐漸增長。旅鼠的這種增長現象是( )
A.指數增長
B.季節(jié)性增長
C.周期增長
D.邏輯斯諦增長
12.
第 6 題 植物體一般含水量達( ?。?/p>
A.30%~40%
B.40%~50%
C.50%~60%
D.60%~80%
14.
第 7 題 下列生理生態(tài)過程中的水用做代謝原料的是( )
16.
第 8 題 高斯(Gause)將雙小核草履蟲和大草履蟲混合在一起飼養(yǎng),最后的結果是( ?。?/p>
A.只剩后者
B.只剩前者
C.兩者都滅亡
D.兩者可以長期共存
18.
第 9 題 時間長、范圍廣、閉合式的循環(huán)是( ?。?/p>
A.氣相型循環(huán)
B.生物循環(huán)
C.沉積型循環(huán)
D.地球化學循環(huán)
20.
第 10 題 在溫暖季節(jié)里,有一種風帶來熱而干燥的空氣,受這種風的影響后,植物體內的水分平衡受破壞。這種風稱為( )
A.焚風
B.干燥風
C.臺風
D.寒露風
22.
第 11 題 不同坡向生物狀況有較大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坡向( ?。?/p>
A.母質不同
B.太陽輻射量不同
C.氣候不同
D.土壤不同
24.
第 12 題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種群自動調節(jié)機制的是( ?。?/p>
A.遺傳訶節(jié)
B.食物調節(jié)
C.內分泌調節(jié)
D.動物的領域性
26.
第 13 題 可持續(xù)農業(yè)的目標是( ?。?/p>
A.促進農村綜合發(fā)展,減少多種經營
B.保證穩(wěn)定持續(xù)增長的農業(yè)生產率
C.保持健康、協調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益于城市人民身體健康
D.合理利用、保護資源,特別是要保證土壤肥力得到快速的提高
28.
第 14 題 生理有效輻射是 ( )
A.紅光、橙光、藍紫光
B.紅光、綠光、藍光
C.紅光、青光、綠光
D.綠光、青光、藍紫光
30.
第 15 題 頂極一格局假說的優(yōu)勢頂極,相當于單元頂極論的氣候頂極的( ?。?/p>
A.后頂極
B.前頂極
C.分頂極
D.氣候頂極
32.
第 16 題 r對策生物種群容易發(fā)生( ?。?/p>
A.種群平衡
B.種群爆發(fā)
C.種群衰退
D.生態(tài)入侵
34.
第 17 題 “春化”作用的主導因子是( ?。?/p>
A.水分
B.溫度
C.光照
D.生物
36.
第 18 題 螞蟻在自然界的分布型為( ?。?/p>
A.成群分布
B.均勻分布
C.隨機分布
D.帶狀分布
38.
第 19 題 從裸巖開始的旱生演替又屬于( ?。?/p>
A.快速演替
B.次生演替
C.內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
40.
第 20 題 酸雨是( ?。?/p>
A.指雨水中含有硝酸、碳酸等酸性物質
B.指雨水中含有硫酸、硝酸、鹽酸等酸性物質
C.泛指pH<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氣降水
D.泛指pH<4.5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氣降水
二、填空題:共20個小題,每題2分,共40分。
2.
第 21 題 在種群中有一些動物個體身體強壯、體重大、性成熟程度高、攻擊性強、富有打斗經驗,成為優(yōu)勢者,這些個體屬于種群中__________高的個體。
4.
第 22 題 饒基耶爾劃分生活型的最重要依據是__________。
6.
第 23 題 土壤是指地球陸地表面具有肥力且能__________的疏松層。
8.
第 24 題 碳循環(huán)失調的最大環(huán)境問題是__________。
10.
第 25 題 建群種生活型相近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被型聯合為__________。
12.我國從東南到西北受海洋季風和濕氣流的影響程度逐漸減弱,依次有濕潤、半濕潤(半干旱)和干旱的氣候,相應的變化植被依次出現__________、半干旱草原區(qū)和干旱荒漠區(qū)三大植被區(qū)域。
14.
第 27 題 庫存物質全部更換一次平均需要的時間為__________。
16.
第 28 題 當生態(tài)系統中某一成分發(fā)生變化的時候,它必然會引起其他成分出現一系列相應變化,這些變化最終又反過來影響最初發(fā)生變化的那種成分,這個過程就叫__________。
18.
第 29 題 高緯度地區(qū)恒溫動物的身體住往比生活在低緯的同類個體大,因為個體大的動物,其單位體重散熱量相對較少,這就是__________。
20.
第 30 題 世代分離種群的指數增長方程為是__________。
22.
第 31 題 風將植物的種子吹到一個新的地點而發(fā)芽生長的過程,稱為__________。
24.
第 32 題 同種生物的不同個體或群體,長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態(tài)條件或人為培育條件下,發(fā)生趨異適應,并經自然選擇或人工選擇而分化形成的生態(tài)、形態(tài)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類群稱為__________。
26.
第 33 題 一些一年只繁殖一次的昆蟲,假如其種群增長不受密度制約,該種群的增長力式為__________。
28.
第 34 題 從河灣、湖底開始的原生演替叫__________。
30.
第 35 題 由于人類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某種生物帶入適宜于其棲息和繁衍的地區(qū),種群不斷擴大,分布區(qū)逐步穩(wěn)定地擴展,這種過程稱__________。
32.
第 36 題 消費者包括草食動物、肉食動物、寄生動物、腐食動物和__________。
34.
第 37 題 參與生物生命活動的每一種酶的活性都有它的最低溫度、最適溫度和最高溫度,相應形成生物生長的__________。
36.
第 38 題 植被沿緯度或經度成水平更替分布的現象,稱為植被分布的__________。
38.
第 39 題 近代生物種群衰落和消亡的速度大大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過度利用和__________。
40.
第 40 題 某些生物種群的個體、配偶或家族,常將它們的活動局限在一定的區(qū)域內,并加以保護,這種現象稱為__________。
三、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2.
第 41 題 土壤及時滿足植物對水、肥、氣、熱要求的能力,稱為土壤肥力。( )
4.夜間輻射冷卻時,靠近坡面的空氣冷卻得快,因此山谷底部的溫度較低,山谷中上部溫度較高。( ?。?/p>
6.
第 43 題 水對動物有有利的影響。因此,長期大量的雨水對許多種陸生動物都有利。( ?。?/p>
8.
第 44 題 環(huán)境容納量是指一定環(huán)境內最大種群數量。( ?。?/p>
10.
第 45 題 生活型相同意味著植物適應的環(huán)境特征相同。( ?。?/p>
12.
第 46 題 實驗研究是利用實驗的條件模擬某種生態(tài)狀態(tài),研究其中的一些條件的變化,觀察它們對生物的存活、繁殖、行為等特征變化和生理變化的影響,以及對種內、種間的相互影響與作用的一種重要的研究手段。( ?。?/p>
14.
第 47 題 有毒物質沿食物鏈各營養(yǎng)級傳遞時,在生物體內的殘留濃度不斷升高。但是,由于自然界對毒性物質分解,從而減輕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的毒害作用。( )
16.
第 48 題 影響動物出生率的因素是動物每次產子數量、每年生殖次數和種群性成熟個體的比例。( ?。?/p>
18.
第 49 題 一定地段上,多物種所組成的天然群聚是有機整體。( ?。?/p>
20.
第 50 題 鳥與樹屬于互利共生關系。( ?。?/p>
四、簡答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
第 51 題 什么是初級生產、次級生產?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4.
第 52 題 筒述常用生命表主要有哪些類型及各自的特點。
6.
第 53 題 生物群落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五、論述題:1個小題,滿分20分。
2.
第 54 題 論述怎樣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