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作為中國的經(jīng)濟、金融中心和國際化大都市,一直以來對人口的管理和調控都備受關注。隨著城市發(fā)展和人口增長,上海市政府不斷優(yōu)化和調整相關政策,以適應新的社會經(jīng)濟環(huán)境。具體請見下文。
2024年還剩下1個半月了,眼看著上海常住人口距離紅線不到15.5萬,加上居轉戶政策又即將到期,讓許多打算落戶的人倍感壓力,想知道2025年居轉戶的政策變動情況,這里我們綜合多個方面來進行推測。
上海人口接近紅線對落戶的影響
2035年上海市要把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別看距離還有10多年的時間,但截至2023年第上海常住人口已經(jīng)達到2475.89萬了,距離人口紅線不到15.5萬。加上每年差不多有10萬人落戶上海,意味著這個差距會越來越小。
而隨著常住人口接近上限,上海的承載能力和資源配置面臨更大的考驗。不過雖然上海要控人口,但也并不會就此關閉落戶,畢竟在1519.47萬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就占了37.4%,說明上海老齡化趨勢比較明顯。
所以上海急需要補充年輕的血液,不用擔心上海會限制落戶名額。而上海落戶的關鍵,要選擇適合你的賽道。而普通人大都還是會選居轉戶,畢竟沒有學歷限制,對公司要求低,不需要是高新企業(yè)等。
居轉戶人數(shù)暴增對落戶的影響
在2024年10月31日公示的落戶名單中,居轉戶以3181人再次反超人才落戶的1869人,這個數(shù)據(jù)更是達到了當前的峰值。
這不僅反映了居轉戶的火熱,也表明在現(xiàn)階段這一落戶方式仍然具有巨大潛力與吸引力。
2025年居轉戶新政會收緊嗎?
如果大家有關注政策,應該都知道居轉戶其實已經(jīng)在不斷放寬了,比如不再強制要求前4年滿足1倍社?;鶖?shù),社保不一定要連續(xù)只要對斷繳進行合理說明,臨港新片區(qū)、張江科學城等特地區(qū)域3~5年可落戶等。
不過從人口紅線來看,已經(jīng)是越來越接近了,上海免不了會采取一些措施來控制人口增長速度,不排除會收緊2025年居轉戶新政的可能。
不過大方向可能不會大動,在細節(jié)上可能會調整,而個稅社保作為重點審核方面會更嚴格。
基于此,建議在這幾個方面要做好準備:
1、社稅單位一致性
基本要求是社保、個稅要和勞動合同單位一致,并且公司要是在上海注冊的才行。
有不少人反映在上海分公司工作,但是社保是由外地總公司繳納;或者被勞務派遣到外地工作,由實際用人單位繳納社保等,一般都不符合要求。
2、社稅基數(shù)要匹配
社?;鶖?shù)一般是按職工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來確定,不滿一年則按實際月份確定,如果是新入職員工則按以第一個月的工資為基數(shù)。
個稅基數(shù),通常是按你當月所有工資收入來算。
雖然社?;鶖?shù)和個稅基數(shù)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正常情況下個稅基數(shù)≥社?;鶖?shù),且兩者差距在10%以內。如果個稅低于社保,則可能會被認為有偷稅漏稅嫌疑。
3、社保基數(shù)要達標
居轉戶要達到一定的社?;鶖?shù),無中級職稱則需要2倍社保基數(shù),有中級職稱要1.3倍社保基數(shù)。
以2023年社平工資12307元/月為參考,月收入至少要1.6萬,而能達到這要求的一般都是中層管理級別的高收入群體。
總的來說,隨著上海人口紅線的逼近和居轉戶人數(shù)的勐增,預計2025年居轉戶政策會收緊,重點審核社保和個稅等多個層面。盡管可能面臨一定的壓力,但如果能提前合理規(guī)劃,通過居轉戶上岸未必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