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8年7月自考財政學真題
摘要:全國2008年7月自考財政學真題,本試卷是為考財政學考試的考生準備的試題及答案練習。
全國2008年7月自考財政學真題,本試卷是為考財政學考試的考生準備的試題及答案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下列行為中不屬于財政現(xiàn)象的是( )
A.甲市政府決定未來5年內新建公園3個
B.乙市體育局、市體育總會主辦了第二屆市武術大會
C.丙市氣象局發(fā)布大風降溫消息
D.丁市某國有商業(yè)銀行發(fā)行金融債券
2.“要求全部預算收支必須經過立法機關審議,而且要采取一定形式向社會公布,接受其監(jiān)督?!边@是政府預算的( )
A.完整性原則
B.統(tǒng)一性原則
C.公開性原則
D.可靠性原則
3.能體現(xiàn)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定向支援或者委托下級政府辦理某項公共服務供給意圖的是 ( )
A.一般性撥款
B.配套性撥款
C.非配套撥款
D.選擇性撥款
5.下列稅種中,屬于中央與地方共享稅的是( )
A.國內增值稅
B.土地增值稅
C.關稅
D.海關代征的增值稅和消費稅
9.在彌補財政赤字的諸多方式中,能帶來較好經濟社會效應的方式是( )
A.提高稅率
B.發(fā)行公債
C.發(fā)行貨幣
D.向銀行借款
10.在下列項目中,不屬于轉移性財政支出的是( )
A.失業(yè)救濟金支出
B.財政補貼
C.債務利息支出
D.行政經費支出
12.政府收取的使用費與其提供該種物品或服務的平均成本之間的關系通常是( )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D.不確定
15.我國目前實行的分稅制從“稅收分割”的角度看,所屬類型是( )
A.分割稅種
B.分割稅率
C.分割稅額
D.分割稅制
16.當一國經濟處于嚴重通貨膨脹時,應采取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模式是( )
A.“一松一緊”
B.“一緊一松”
C.“雙擴張”
D.“雙緊縮”
17.下列政策手段中不屬于財政政策手段的是( )
A.公共支出
B.稅收
C.公開市場業(yè)務
D.公債
18.降低稅收額外負擔的根本途徑,在于盡可能保持稅收對市場機制運行的( )
A.擴張性
B.中性
C.緊縮性
D.干預性
19.關于國際重復征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目前世界各國普遍采用豁免法來避免國際重復征稅
B.國際重復征稅主要是由于國際經濟領域中各國的稅收管轄權重疊行使造成的
C.國際重復征稅違反了稅收公平負擔的原則
D.從宏觀角度看,國際重復征稅阻礙了國際間資金、技術、商品等的自由流動
20.關于“菲利普斯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它是菲利普斯根據(jù)英國的失業(yè)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的經驗統(tǒng)計資料分析提出的
B.它描述的是國民收入與稅收收入之間的變動關系
C.它描述的是充分就業(yè)和物價穩(wěn)定之間的矛盾性
D.它表示通貨膨脹率與失業(yè)率存在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
6.關于公債依存度,一般認為這一比率不得超過( )
A.5%~10%
B.10%~15%
C.15%~20%
D.20%~25%
11.國民收入的變動量與引起這種變動的政府支出和稅收的同時等額變動量之間的比率是 ( )
A.政府稅收乘數(shù)
B.政府支出乘數(shù)
C.投資乘數(shù)
D.平衡預算乘數(shù)
4.可轉讓公債和不可轉讓公債的劃分標準是( )
A.舉債主體
B.舉債方法
C.流通與否
D.發(fā)行區(qū)域
14.外債的負債率是指( )
A.當年外債還本付息額與當年外匯收入之比
B.外債余額與當年國內生產總值之比
C.外債余額與當年外匯收入之比
D.外債余額與外匯儲備量之比
7.不屬于政府財政政策目標的是( )
A.充分就業(yè)
B.物價穩(wěn)定
C.匯率穩(wěn)定
D.經濟增長
13.“發(fā)達國家政府轉移性支出所占比重比發(fā)展中國家同類指標高出許多,而發(fā)展中國家購買性支出所占比重比發(fā)達國家同類指標高出許多?!边@個觀點的提出者是( )
A.瓦格納
B.普雷斯特
C.馬斯格雷夫
D.鮑莫爾
8.將財政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比重上升的原因分為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的理論是( )
A.瓦格納定律
B.梯度增長模型
C.經濟發(fā)展階段模型
D.非均衡增長模型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適宜用最低費用選擇法來評價、分析的財政支出項目有( )
A.經濟
B.軍事
C.政治
D.文化
E.衛(wèi)生
2.財政監(jiān)督的原則有( )
A.依法監(jiān)督原則
B.以事實為依據(jù)的原則
C.監(jiān)督與服務相結合的原則
D.專業(yè)監(jiān)督與群眾監(jiān)督相結合的原則
E.一般監(jiān)督與重點監(jiān)督相結合的原則
3.我國個人所得稅適用稅率有( )
A.比例稅率
B.定額稅率
C.超額累進稅率
D.全額累進稅率
E.超率累進稅率
5.財政的職能可以概括為( )
A.資源配置職能
B.資本保值職能
C.資本增值職能
D.穩(wěn)定經濟職能
E.調節(jié)收入分配職能
7.在我國,通常所說的“預算周期”包括( )
A.預算政策的制定
B.政府預算的編制
C.政府預算的審批
D.政府預算的執(zhí)行
E.政府決算
8.下列有關政府間轉移支付的說法正確的有( )
A.轉移支出范圍只限于政府之間
B.屬于無償?shù)闹С?br/>C.直接影響資源配置效率
D.是一種國際間的援助
E.并非政府的終極支出
6.影響公債發(fā)行利率的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
A.稅率
B.金融市場利率水平
C.政府信用狀況
D.社會資金供給量
E.公債的發(fā)行價格
9.政府可選擇的公債償還辦法有( )
A.分期逐步償還法
B.抽簽輪次償還法
C.到期一次償還法
D.市場購銷償還法
E.以新替舊償還法
4.經濟建設支出主要包括( )
A.公共經濟事業(yè)支出
B.交通運輸支出
C.物資儲備支出
D.對外經濟援助支出
E.公營企業(yè)支出
10.下列各項措施中,能夠帶來正的外部效應的有( )
A.造紙廠對河流造成污染
B.植樹造林
C.河流上游修建水庫
D.水泥廠造成的粉塵
E.馬路兩旁架設路燈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全國性公共物品或服務
2.專項監(jiān)督
4.稅收效率原則
3.規(guī)費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3分,共6分)
1.某國2006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為20萬億美元,財政支出額為4萬億美元;該國200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為21.6萬億美元,財政支出額為4.4萬億美元。請計算該國2007年的財政支出彈性。(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2.某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某月向小規(guī)模納稅人銷售產品,開具普通發(fā)票注明金額為23.4萬元(含稅價),同期購進原材料一批,材料已入庫,取得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稅款為1.2萬元。試計算該企業(yè)當月應納的增值稅額。(其產品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7%)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1.如何理解財政活動的主體是政府?
2.簡述購買性支出對經濟的影響。
3.簡述公債管理的流動性效應。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1.試述稅收的公平原則。
2.試述自動穩(wěn)定財政政策的作用原理及其局限性。
延伸閱讀
- 考前自救指南:希賽自考題庫快速提分
- 自考專屬刷題工具,刷題即提分!
- 最后9天,自考歷年真題應該怎么刷?
- 自考備考一站式服務:希賽自考題庫APP
- 0基礎逆襲秘籍:希賽全套自考學習包(含智能題庫)
- 避開備考誤區(qū)!用希賽自考APP快速提分!

自考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