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金估值方法直接影響凈值波動與投資者體驗,攤余成本法與市值法作為核心手段,在估值邏輯、風險特征、應用場景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以下從核心機制、風險收益、合規(guī)要求三個維度展開對比。
攤余成本法與市值法并無絕對優(yōu)劣,前者以穩(wěn)定換取潛在風險,后者以透明換取市場效率。投資者需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與目標選擇:若追求穩(wěn)健收益且可接受流動性限制,攤余成本法產品(如部分封閉式債券基金)或為合適選擇;若傾向主動管理且可承受波動,市值法產品(如股票型基金)則更契合需求。監(jiān)管亦持續(xù)推動估值方法優(yōu)化,例如要求攤余成本法產品同步披露影子定價偏離度,以平衡穩(wěn)健與透明。
一、估值邏輯
1、攤余成本法以“持有到期”為前提,將債券收益按票面利率或實際利率攤銷至每日。例如,某債券以90元折價購入(面值100元),剩余期限30天,每日收益為(100-90)/30=0.33元,疊加票息收益后計入凈值。此方法下,凈值波動僅源于利息計提,不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凈值曲線平滑。
2、市值法直接采用市場交易價格計算凈值。若債券當日市場價從90元跌至85元,基金凈值同步反映該跌幅。該方法實時反映市場情緒與資產價值變化,但可能導致凈值劇烈波動。例如,某債券型基金在市場調整期,單日凈值跌幅可能超過2%。
二、風險收益
1、攤余成本法通過平滑凈值波動,降低投資者短期心理壓力,適合風險偏好較低者。但其隱藏風險不可忽視:若債券信用風險惡化(如發(fā)行人違約),基金可能因未及時調整估值而掩蓋虧損。例如,某采用攤余成本法的貨幣基金,在債券違約后仍按票面利率計提收益,導致凈值虛高,投資者贖回時面臨實際損失。
2、市值法的優(yōu)勢在于透明性,凈值波動直接反映市場風險,促使投資者主動管理風險。例如,某權益類基金在市場上行期凈值快速上漲,吸引資金流入;在下跌期凈值回調,投資者可及時止損。但其波動性可能加劇非理性交易,例如,部分投資者因短期凈值下跌而恐慌贖回,錯失后續(xù)反彈機會。
三、合規(guī)要求
1、攤余成本法的適用范圍嚴格受限,僅兩類產品可采用:一是封閉式產品且資產到期日不晚于封閉期結束日;二是現金管理類工具(如貨幣基金),且需滿足流動性、久期等要求。例如,某封閉期1年的理財產品,若投資剩余期限2年的債券,則不得使用攤余成本法估值。
2、市值法適用于多數開放式基金,尤其是債券型、混合型、股票型基金。監(jiān)管要求其每日披露凈值,確保投資者獲取最新信息。例如,某股票型基金在季報中需詳細披露前十大重倉股的市值變化,以及估值調整對凈值的影響。
相關推薦:
教材精講視頻課程、經典母題、歷年真題、模擬試卷、電子資料等,可掃碼沉浸式學習~
課程名稱 | 有效期 | 課程價格 |
2025年基金從業(yè)資格考試精講通關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98/科 |
2025年基金從業(yè)資格考試經典母題![]()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99/科 |
2025年基金從業(yè)資格考試題庫會員![]()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79/科 |
2025年基金從業(yè)資格考試押題救命班(考前500題)![]()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500 |
基金從業(yè)資格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