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中醫(yī)類別考試中對經(jīng)典條文的考察比重顯著提升,這一變化不僅凸顯了中醫(yī)經(jīng)典文獻在中醫(yī)領域中的核心地位,也反映了對于傳統(tǒng)醫(yī)學知識傳承與發(fā)展的重視。針對這一變化,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考生需要調整備考策略,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應對方法:
一、2025年考試變化核心解讀
1、經(jīng)典條文分值提升
根據(jù)2025年新版考試大綱,中醫(yī)經(jīng)典(《傷寒論》《金匱要略》)條文在筆試中的占比從約20%提升至30%,且病案分析題中經(jīng)典方證辨治的考查比例顯著增加。
2、命題趨勢
條文原文填空:要求精準記憶條文關鍵詞(如“脈浮緊”“心下痞硬”)。
方證對應題:結合病案判斷適用條文及方劑(如“發(fā)熱、汗出、惡風”對應桂枝湯證)。
條文延伸應用:以經(jīng)典條文為基礎,分析復雜病機的治則(如“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指導肝病治療)。
二、《傷寒論》《金匱要略》新增必背條文整理
(一)《傷寒論》核心條文(新增重點)
1、太陽病篇
條文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桂枝湯主之?!薄獜娬{太陽中風證的脈證特點及治法。
條文91:“傷寒,醫(yī)下之……救表宜桂枝湯?!薄砝锿〉闹委焹?yōu)先級(先救里后救表)。
2、陽明病篇
條文219:“三陽合病……白虎湯主之?!薄柡喜〉臒嶙C處理原則。
3、少陰病篇
條文323:“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少陰寒化證的急救指征。
(二)《金匱要略》核心條文(新增重點)
1、臟腑經(jīng)絡病篇
條文1:“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治未病思想的核心應用。
條文8(血痹虛勞?。骸疤搫谘矗俑咕屑薄宋赌I氣丸主之?!薄I陽虛證的經(jīng)典辨治。
2、痰飲病篇
條文15:“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薄碉嫴〉目傊蝿t。
3、黃疸病篇
條文13(谷疸):“寒熱不食……茵陳蒿湯主之?!薄獫駸狳S疸的典型證治。
三、病案分析題示例與解題技巧
1、示例1:太陽病蓄水證
病案:患者發(fā)熱、頭痛、小便不利、口渴欲飲,舌淡苔白,脈浮數(shù)。
分析:
條文對應:《傷寒論》第71條(五苓散證)。
辨證要點:太陽表證未解(發(fā)熱脈浮)+膀胱氣化不利(小便不利、口渴)。
治法:解表化氣利水,方選五苓散。
2、示例2:痰飲病胸脅支滿
病案:患者胸脅脹滿、目眩、心悸,舌苔白滑,脈沉弦。
分析:
條文對應:《金匱要略》痰飲病篇第16條(苓桂術甘湯證)。
辨證要點: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脾虛水停(目眩、脈沉)。
治法:溫陽化飲,健脾利水,方選苓桂術甘湯。
四、備考策略
1、分階段強化記憶
第一階段(2個月):按病證分類背誦條文(如太陽病、痰飲?。Y合思維導圖梳理方證對應關系。
第二階段(1個月):通過模擬題練習條文填空及病案分析,重點關注新增條文在真題中的出現(xiàn)頻率。
2、病案分析訓練
抓關鍵詞:如“發(fā)熱惡寒無汗”提示麻黃湯證,“心下痞滿”提示瀉心湯類方。
方劑對比:區(qū)分相似條文(如小青龍湯與五苓散均治水飲,但前者偏表寒,后者偏氣化不利)。
3、輔助工具推薦
口訣記憶:如“太陽中風桂枝湯,脈浮緩兮汗自出”幫助快速定位條文。
AI題庫:使用“希賽醫(yī)衛(wèi)題庫”等APP專項練習經(jīng)典條文題,統(tǒng)計錯誤率并針對性復習。
五、注意事項
關注大綱細節(jié):新版大綱新增“經(jīng)典條文臨床延伸應用”題型,需結合《中醫(yī)內科學》復習(如桂枝湯在蕁麻疹中的應用)。
避免機械背誦:理解條文背后的病機(如“陰陽氣不相順接”解釋厥證機理)。
“希賽醫(yī)衛(wèi)題庫”小程序內有考前密押卷、經(jīng)典母題、備考寶典、課程超市、每日一練、每周一測、考點練習、順序練習、智能出題、題型專練等,考生可進行在線刷題,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進入小程序體驗!
課程名稱 | 有效期 | 課程價格 |
2025年護理學(師)全科課程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5年護理學(師)全科進階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5年護理學(師)無憂通關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2025年護理學(師)題庫會員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2025年護理學(中級)全科課程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5年護理學(中級)全科進階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5年護理學(中級)無憂通關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2025年護理學(中級)題庫會員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相關推薦:
護理職稱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